112.7 |
林鳳翎 |
從社會兩難的概念探討台灣民眾的利環境行為 |
112.6 |
謝欣耘 |
阮是在地欸!從內湖地方發展看謝姓家族的今昔 |
111.12 |
趙育杰 |
現代台灣的社會理論:從Andreas Reckwitz的觀點出發 |
111.12 |
唐德融 |
女性勞動參與:社會投資真的有用嗎? |
111.11 |
蔡欣妤 |
台灣人線上宗教行為之初探 |
111.9 |
林玉柔 |
國中ADHD學生的特殊身份有無與學校支持之研究 |
111.9 |
蘇恩然 |
地方創生實作計畫:如何編製磯崎部落地方誌 |
111.6 |
吳冠霆 |
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地方感之營造:《找東溪》地方誌實作 |
111.6 |
林盛棠 |
女性思覺失調者的雙重社會困境: 當我成為家庭照顧者的個案探討 |
110.11 |
劉珉秀 |
高中實習教師的主體化歷程探究-以傅柯的權力觀點反思 |
110.11 |
謝欣礽 |
影像敘事與集體記憶的歷史再現─以電影文本中的青年揚·帕拉赫自焚事件所投射的布拉格之春為例 |
110.2 |
簡妤珊 |
現代男性如何「做」爸爸─以「育嬰留停」的父職參與為例 |
109.8 |
卓昶瑀 |
從臺中市托育一條龍政策分析臺灣托育服務市場走向公共化的困境 |
109.8 |
傅雅郁 |
部落能動力之社會學研究—以不老部落為例 |
109.8 |
朱文多 |
性解放與中國90後青年性愛觀-以瀋陽為例 |
109.8 |
陳永平 |
基督教現代化對於台灣青年的影響—以藝之星教會為例 |
109.8 |
林琬婷 |
公民對話與公民社會的建構-以臺灣和波蘭的墮胎法案演進為例 |
109.8 |
龎郁潔 |
社群媒體於地方創生內容行銷的實作應用: 以東管處「雙濱生活趣」計畫為例 |
109.8 |
陳稚宜 |
從多重身體觀論性創傷的身體書寫—以林奕含及其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》為例 |
109.8 |
陳昱勳 |
在插管與拔管之間:醫病關係中醫師決策之社會學分析 |
109.1 |
高子雯 |
布拉格閒逛與生成的交換經驗 |
109.1 |
黃于庭 |
台灣不同年齡層成年者的自我老年照顧方式選擇之研究 |
108.7 |
陳薇竹 |
樂活引路人:樂齡旅遊工作提案 |
108.7 |
邱品臻 |
鐵人三項業餘選⼿時間管理的社會學探究 |
108.7 |
張茵 |
台灣鮮乳廣告影片中的理想母親形象分析(2009-2019) |
108.7 |
黃紹謙 |
男同志肥胖體態、自我認同及互動經驗 |
108.1 |
莊惠涵 |
捷克當代文學中的愛情故事與荒誕劇-文學社會學和詮釋學的視角 |
107.7 |
林庭慧 |
當導盲變成倒忙:台灣社會環境對視障者使用導盲犬的影響 |
107.7 |
蔡姿瑩 |
實境技術的生活提案力:忠泰明日博提案 |
107.7 |
劉中介 |
誰玩誰:虛擬遊戲中的快感與空虛 |
106.7 |
陳盈錚 |
自己的「地位」自己創造?家庭經濟地位與消費動機對象徵性消費行為的影響 |